2023年8月22日,三十余名湖北美术学院师生组成的第二批“湖北美术学院日本暑期艺术游学团”前往日本的东京、箱根、京都、大阪等地,开展为期9天的日本文创艺术访学活动。
8月22日下午,抵达东京后参观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院——浅草寺(图1)。沿途游览了仲见世商店街周边文创品和百年老店,体验日本的传统文化商业化转化的多种可能性。

8月23日是一整天的博物馆、美术馆之旅。分别参观了位于东京上野公园的国立西洋美术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这两馆分别展览着来自亚洲和欧洲地区的艺术作品。
国立西洋美术馆这座建筑是由20世纪法国代表性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设计,全馆主要收藏的是20世纪之前的印象派绘画和雕塑,还有少部分的文艺复兴时期到20世纪初的欧洲美术作品(图2)。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最早、最大的博物馆,馆内展示了日本历史文物和日本收藏的来自亚洲各国的国宝级艺术作品(图3)。经过两馆的观展,对比两种文化的异同,直观地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民族性。
图3 东京国立博物馆展馆展品
8月24日,与东京艺术大学师生交流。东京艺术大学版画第一研究室教授米歇尔•W•施耐德和他的博士生舒畅带领大家参观艺大的教学区域,并向同学们介绍了美术学院不同工作室的研究分类和专业特色(图4、图5)。下午观看了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的学生展览《你想向谁展示你的艺术?》和雕塑系同学正在集体制作的雕塑作品,进一步了解东京艺术大学的学生们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图6、图7)。结束后到上野公园内体验“酒游祭”,感受当地的地摊文化。
图7 东京艺术大学大门前合影
8月25日,离开东京前往三鹰市参观宫崎骏设计的动画美术馆——吉卜力美术馆(图8),馆内场景布局均来自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其中还展示了宫崎骏的工作场景和动漫分镜头手稿,观众在回忆电影的同时还能更加了解动画制作背后的故事。下午到日本名山富士山考察(图9)。
图9 富士山
8月26日,箱根的雕刻之森美术馆是日本最早的一所户外美术馆(图10、图11)。展览主要分为室内博物馆和室外雕塑公园两部分,收藏的作品中皆来自于世界各国的著名艺术家如巴勃罗·毕加索、奥古斯特·罗丹、阿尔贝托·贾科梅蒂、亨利·摩尔、亚历山大·考尔德等艺术家的雕塑作品,这些作品的展览呈列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漫步在公园中感悟雕塑的空间、主题、材质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园内还有一处毕加索作品常设展览馆,收藏了大量的绘画、雕塑、陶艺等作品,这是一次全面的与大师作品进行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图11 雕刻之森美术馆
8月26日,下午到静冈参观隈研吾事务所设计的日本平梦之展望台(图12),建筑立于山顶上,可远眺富士山、清水港和骏河湾,是一座日本平历史文化展示馆。建筑外型采用了日本传统建筑法隆寺的木架结构形式与现代的极简风格相结合,设计独特,别具新意。山脚下的夜市,展示了日本平地区手作文化。(图13)
图13 日本平夜市
8月27日,京都考察日本纺织文化,深入日本的传统文化,找寻传统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图14)。
图14 西阵织会馆
8月27日,上午参观日本最古老的公共美术馆建筑之一的京都市京瓷美术馆(图15),欣赏京都市的历代经典美术作品和手工艺作品,感受日本古都的历史文化风貌。下午参观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与当代的京都艺术作品进行交流(图16),特别是《走泥社 再考》展示了日本现代陶艺社团“走泥社”社员大量的陶艺作品,打破了观众对传统陶艺的理解,更是突破了对现代陶艺的认知。
图16 国立近代美术馆
8月28日以深度体验传统日本古都京都的传统文化为主,上午到代表传统京都风情的坡道二年坂、三年坂游览,参观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小商店。下午体验日本茶道文化(图17)和日本传统园林造景(图18)。
图18 重森三玲庭院美术馆
8月29日,参观日本历史上的三名城之一的大阪城(图19),感受传统日本建筑布局的特点。紧接着到大阪国立美术馆(图20),观看现当代艺术展览。正在展出的作品中有日本艺术家森村泰昌、村上隆、奈良美智,美国艺术家辛迪·舍曼、福克斯·利希滕斯坦、安迪·沃霍尔等人的作品。
图20 大阪国立美术馆
8月30日,怀着一些不舍和遗憾,从名古屋返回中国。虽然身体已有一些疲乏,但是精神因此更加饱满。此次行程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了解的历史和文化,必然会给每一位学子烙下深深的印记。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写道:“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9天的日本游学生活,给来自不同省份不同专业的同学们带来一次视觉上的盛宴,打开了解世界的新窗口。从传统到当代,文化到艺术,自然到都市,生活到工作,每个人身体力行的去感受、体悟不同文化背景下生发出来的智慧之花。借由这次的尝试,增长了见识,增添了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激发了对生活的好奇心,增加了生命的宽度和厚度。